欢迎来到信用阳城
登录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本县政策法规
阳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阳城县建设山茱萸专业镇实施意见
专栏本县政策法规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时间: 2025-07-22

各乡(镇)人民政府:

为认真落实县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打好“特”“优”农业牌,把特色产业比较优势发挥到极致,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结合阳城实际,特提出阳城县建设山茱萸专业镇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市、县各级经济工作会议总要求,围绕“举龙头、兴文旅,推动山茱萸产业做优做强”这条主线,以专业镇建设为抓手,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标杆,立足县域生态气候禀赋,全力打造全国优质山茱萸种植示范基地。发挥品牌效应,提升阳城山茱萸知名度;培树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加强文化赋能,创新文旅康养新型业态;加大营销力度,积极开拓国内国际广阔市场。通过政策驱动、市场拉动、龙头带动、科技促动、文旅联动,不断延链、建链、强链,积极进行山茱萸花、果、核、茶、药、酒、文、旅、研全产业链深度开发,最终实现生态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税增加、乡村增色,依托山茱萸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二、工作重点

(一)夯实产业基础。以蟒河镇为重点,辐射带动周边东冶、河北、横河等乡(镇),选择条件适宜、技术成熟的乡村进行山茱萸优种苗木的繁育,建立优种苗圃30亩,新栽优种山茱萸5万株。同时,稳步推进部分山茱萸林间道路建设,打通山茱萸管护、采摘通道,方便农户进行机械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建立健全山茱萸种植、加工质量溯源体系,把好山茱萸质量安全的源头,确保生产出绿色有机产品。

(二)加快产品研发。积极培树山茱萸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完善“公司+合作社+基地”一体化经营机制。依托山西福南春山茱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西万草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蟒河镇先期建成山茱萸深加工生产线和产品交易中心。加强与国内科研院所、专家团队的深度合作和加盟,建立以山茱萸系列产品研发、专利成果转化等为重点的科技小院,聘请专家团队加快山茱萸产品开发和市场培育,提升山茱萸系列产品附加值。

(三)构筑交流平台。筹建阳城县山茱萸产业发展协会,发挥协会引领作用,着手开展山茱萸种植、加工标准制定和品牌创建,主动与河南、陕西等地山茱萸产业主产区缔结山茱萸产业联合发展友好城市,加强横向交流合作,从基地建设、合作联营、平台搭建、文化交流等方面加强地区间战略合作和联盟,提高阳城山茱萸产业的知名度,蓄力进军国内、国际大市场。

(四)延链建链强链。围绕山茱萸精深加工、文旅康养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培育“链主”龙头企业,提升示范引领功能,持续强化内引外联,促进地方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鼓励扶持各类经营主体和生产加工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工艺升级、新产品研发,丰富山茱萸精深加工产品品类,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延伸建强产业链条。

(五)培植创新业态。全面整理现存山茱萸文史资料,全力挖掘以山水风景、人文底蕴、产业特色为主旨的山茱萸内涵外延信息,精细打造“阳城山茱萸”标志文化概念。利用新媒体、纪录片、宣传册等手段广泛宣传推介,制作客观反映阳城山茱萸的生态环境、科学种植方式、系列产品研发及权威部门检测报告、文化传承等纪录片,增加阳城山茱萸辨识度和认同度。稳步推进“九九重阳话茱萸”系列宣介活动走深走实,不断开发山茱萸系列文创产品,加快研学、体验、观光、文旅、康养融合发展进度,以文化赋能培植山茱萸产业新业态。

三、主要项目

山茱萸专业镇建设项目包括基地标准化建设、产业园规范化建设、非遗体验馆改造提升、产品研发及文旅融合新业态开发等方面,涉及核心乡(镇)蟒河镇及周边相关乡村,项目建设专项扶持补助资金2000万元,分项扶持补助办法如下:

(一)基地标准化建设(扶持补助250万元)

建设内容为蟒河镇登高步道周边环境提升;东冶、河北、董封等山区乡(镇)新栽植山茱萸树5万株;建设30亩15万株规模的优种山茱萸育苗基地;山茱萸产业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山茱萸树标准化管护及标准编制等。补助标准:

1.育苗奖补。对年培育山茱萸优种苗木5亩(含)以上,且山茱萸籽播育苗每亩出圃幼苗4000株以上、幼苗长至成年苗每亩出圃优种苗木2000株以上的经营主体,每亩奖补3000元。

2.示范园奖补。符合土地政策要求,鼓励经营主体连片发展山茱萸示范基地。栽植当年,规范化种植50亩(含)以上,每亩奖补800元;种植100亩(含)以上,每亩奖补1000元。

园地标准:三年以内幼龄园地(60株/亩,以下简称新建园地)、三年以上盛果期园地(35株/亩,以下简称盛产园地),且管理规范、长势良好、能够产生明显收益。

3.四旁栽植及低产林地补植。对各类主体在四旁(路旁、村旁、房旁、地旁)及低产山茱萸林地进行种植、补植山茱萸的,每株奖补15元。

4.前期管护。新建园地第二年开始每亩每年奖补200元,连续补助二年,重点用于管护投入。

5.标准编制。对组织开展山茱萸种植及产品加工标准制定的实施主体,当年编制并发布的各类标准给予专项扶持。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省级地方标准(市级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分别给予一次性奖补8万元、5万元、2万元。

(二)产业园规范化建设(扶持补助1100万元)

建设内容为相关乡村山茱萸产业园标识标牌、氛围营造、游览观光、采摘体验硬件配套及提档升级;产业园周边环境整体提升;完成蟒河镇押水、西坡、东凹等周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提升;蟒河村“山茱萸王”古树群落保护等。产业园内下桑林河段河道整治加固及灌溉系统提升等。

(三)非遗体验馆提升(扶持补助200万元)

建设内容为非遗体验馆提升改造、配套展陈优化及智慧化系统、应急抢险系统等。

(四)延链建链强链(扶持补助300万元)

建设内容为山茱萸系列产品研发、专利申报、品牌塑造、产品宣传推介等;组建山茱萸科技小院,完善山茱萸功能室、提升加工生产工艺及环保系统等;山茱萸系列产品产值提升等。补助标准:

1.产值提升。对从事茱萸果初加工(果肉加工)的经营主体,以年产值0.5%比例予以奖补;对从事山茱萸深加工(茱萸系列产品开发)的经营主体,以年产值1%比例予以奖补(产值测算以加工主体生产周期内用电量、产出成品,结合销售情况进行核实)。

2.产品研发。对开发山茱萸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文创产品等,按直接研发成本的30%给予补助,单项最高10万元;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或国家发明专利的,每项追加奖励5万元。

3.科技小院。对引进科研院所、专家团队建设科技小院,从事山茱萸产业发展项目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培树产业发展人才的主体,建成后予以奖补30万元;正常运营后,每支专家团队每年奖补运营费用5万元。

4.贷款贴息。对山茱萸产品开发加工的经营主体,参照晋城市农业农村局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和重点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工作指导意见关于贴息额度、贴息期限、贴息标准给予贷款贴息。(贴息基准利率按照3.45%计算,且贴息额度不超过50万元)。

(五)品牌塑造文旅开发(扶持补助150万元)

建设内容为山茱萸特色品牌打造;对外开展山茱萸产业推介活动,各类文化宣传、产品展销;非遗传统工艺体验、综合研学基地、文旅康养新业态开发等。补助标准:

1.品牌打造。当年获得“绿色食品”“有机产品”“GAP”认证的主体,分别奖励3万元;首次获评“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名牌产品”“中华老字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品牌,每项奖补5万元。 

2.宣传推介。对赴县外参加产品展销,切实提升阳城山茱萸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各类主体,给予奖补:晋城市内5000元/次、晋城市外山西省内1万元/次、山西省外1.5万元/次。

3.荣誉奖补。对获取各级荣誉的县直部门、乡(镇)、村、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山茱萸种植大户等主体,实行分级奖补。国家级、省级、市级分别奖补15万元、10万元、5万元,每个申报主体最高奖补20万元。其他职能部门已奖补过的,不再重复进行奖补。

4.文旅开发。对山茱萸文旅康养项目开发、传统特色技艺宣介、非遗技艺展示等系列活动的实施主体,以活动决算费用10%比例予以奖励,最高30万元。

5.专项奖补。对开展山茱萸优良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技术推广、业务培训、提供统防统治等技术指导和服务的业务部门,每年列支专项补助30万元。

四、工作措施

(一)用好用活产业政策

抓住中央、省、市“特、优”产业发展政策和山西省专业镇建设政策机遇,结合山茱萸产业发展实际,整合农、林、水务、生态保护等项目资金,设立山茱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山茱萸种植、加工、研发、销售以及品牌创建等关键环节给予政策及资金倾斜,创优基地建设、生产运营、市场交易等硬件。

(二)不断提升科技含量

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强强联合,对接国内知名专家教授和科研团队,在阳城建立山茱萸产业发展科技小院,让科技赋能打通服务农民的“最后一公里”,让优良的品种、先进的技术能够贴近基层,贴心服务,提高山茱萸种植、加工、研发等环节科技含量,助力山茱萸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三)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积极申报注册“阳城山茱萸”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做好“阳城山茱萸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到“地理标志产品”的转化工作,提高“阳城山茱萸”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分期组织参加中博会、西交会、农高会等招商推介活动,开拓线上线下市场,完善物流运输和电商服务体系,拓宽阳城山茱萸系列产品营销渠道。同时,不断创优投资环境,利用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吸引更多具有实力的投资主体来阳开发山茱萸全产业链项目。

(四)建立健全保障机制

由县政府分管领导牵头抓总,整合农业、林业、科技、文旅、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农投公司等部门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加强统筹协调。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协调重大事项,及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矛盾。组合社会优势资源,组建山茱萸产业协会,建立健全山茱萸产业“产、供、销”信息大数据平台,实现资源信息共享。对外开展横向交流和地域间联盟,搭建市场需求与生产者信息对接,研判产业发展趋势、风险预警与防控,促进山茱萸产业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


附件:阳城县2025年山茱萸专业镇重点项目建设一览表



阳城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7月11日     

  (此件公开发布)


  咨询电话:0356-4220358


相关文档: 政策解读丨阳城县建设山茱萸专业镇实施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