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信用阳城
登录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本县政策法规
关于印发《2025年阳城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工作要点》的通知
专栏本县政策法规
来源:县发改局  |  发布时间: 2025-05-09

开发区管委会,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及委、政府、县委、县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切实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对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撑保障作用,根据《2025年晋城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实际,编制了《2025年阳城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职责分工扎实推进落实。

 

 

阳城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办公室

            (代  章)

              2025年5月9日

 


2025年阳城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切实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对促进经济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和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支撑保障作用,结合我实际,制定以下工作要点

一、提升信用信息归集共享水平

按照晋城市公共信用信息目录及国家、省关于数据归集共享的有关要求,做好数据归集工作。提升“双公示”信息、五类行政管理信息的上报率、合规率、及时率,杜绝瞒报漏报、错报、迟报,力争实现全市“双公示”信息三率达100%,问题数据动态清零〔责任单位: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县有关单位〕。持续加强新型农业主体、涉农清单、水、气等各类信用信息的归集与动态更新。动态更新重点人群信用档案,不断完善律师等重点职业人群信用信息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县司法局等县有关单位〕。

二、提升“信易贷”服务质效

深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各类金融惠企政策、专项金融服务接入平台;引导当地企业入驻并做好产品信息推介、信贷需求发布工作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国家金融监管总局阳城监管支局、县财政局等县有关单位〕。

三、深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

持续拓展信用监管覆盖领域,在文旅、养老服务、家政、科研、水利、知识产权、价格、统计、进出口、节能、禁毒公共资源交易等重点领域深化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提升监管精准性和有效性。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与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结合,与抽查检查对象名录库对接,在制定“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抽查工作计划时,综合运用评价结果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对相关监管对象的抽查比例和频次,实施差异化监管〔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文旅局、县民政局、县科技局、县水务局、县统计局、县公安局、县行政审批局、县住建局、县自然资源局等县有关单位〕。

四、持续推广信用承诺制度

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推广审批替代、行业自律、主动公示、信用修复等类型信用承诺。完善信用承诺信息的归集、共享和应用机制,加大承诺履行信息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归集力度加强和创新信用承诺应用,促进信用承诺制在优化审批服务、提升监管效能、助力惠民便企等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责任单位:县司法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市场监管局、县发改局等县有关单位〕。

五、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进一步健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守信践诺机制,坚决纠正“新官不理旧账”“击鼓传花”等政务失信行为。建立健全政府采购、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领域政务失信记录和惩戒制度,依法依规将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违约毁约、拖欠账款、拒不履行司法裁判等失信信息归集至县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持续开展失信政府治理,实现政府、事业单位失信被执行人动态清零。做好公务员录用、调任社会信用记录查询工作〔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财政局、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科技局、县法院、县工信局(国资委)、开发区管委会、投促中心、县人社局、县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等县有关单位〕。

六、探索开展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证明

落实《晋城市推行市场经营主体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实施方案》。按照“谁形成、谁负责”原则,保障行政处罚、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等数据的全面性、合法性和准确性〔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县人社局、县生态环境局、县财政局等县有关单位〕。

七、拓展惠企便民信用应用场景

深化晋城市个人信用分“凤城分”应用推广,依托个人信用分开展“信易游”“信易+”应用场景,探索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消费环境、助力民生品质提升的发展路径。开展消费领域“信易+”工程,组织开展诚信消费商圈、步行街培育活动。深化银税互动,创新开发银税合作产品,充分释放纳税信用红利〔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数据中心、县文旅局、县科技局、县税务局等县有关单位〕。

八、提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水平

大力提升我县信用建设水平,根据省、市安排部署,结合我县信用工作实际,适时开展业务培训,提升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九、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信用门户网站、各类新闻媒体的宣传渠道作用,积极宣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政策法规及工作动态。将信用政策、信用措施、信用理念嵌入各类主题宣传日、主题活动和各类型国民教育中,聚焦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12.4国家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信用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医院、进社区、进农村等诚信宣传活动,积极营造“知信、守信、用信”的社会氛围。全县要确保全年完成诚信宣传活动30次以上〔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县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

县发改局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对重点任务实施台账管理,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各部门要对照任务分工,将信用建设纳入重要工作日程,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经费保障,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细化相关推进举措,明确工作进度和完成时限,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