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县河北镇西部的暖辿村,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被誉为阳城的“小延安”。近年来,这片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热土,充分挖掘红色资源,蹚出一条“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之路,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沿着蜿蜒的壁索公路前往暖辿村,村口门楼上“暖辿村阳南抗日县政府旧址”的金色大字庄严肃穆,率先映入眼帘。村内道路整洁,昔日斑驳的农舍墙面上,红色主题壁画生动鲜活,历史标语振奋醒目,无声诉说着烽火岁月的革命故事,让人瞬间重回波澜壮阔的抗战年代。
为了让红色文化资源焕发新生,暖辿村主动作为,下大力气整治村容村貌,拓宽硬化主干道,修建阳南抗日民主政府纪念设施,为战时县级机构遗址挂牌立识,并同步推进危旧房屋改造、厕所革命等工程,使昔日贫困山村的旧貌彻底换新颜。
在此基础上,村“两委”深知,简单的保护远远不够,关键是要让红色文化真正“活”起来。为此,村里建起“红色剧场”“红色书屋”,定期排演革命剧目,以更鲜活、更具感染力的方式再现历史,深受村民和游客喜爱。如今的暖辿村已成为晋城市太岳干部学院、中共阳城县委党校等多家单位的现场教学点,也是我县重要的国防教育与红色基因传承基地。每逢重要节日,村里游人如织,人们在聆听讲解、参观遗迹中追忆峥嵘岁月,感悟革命精神,红色传统在互动体验中得以赓续传承。
在发展红色旅游的同时,暖辿村还注重生态农业的融合发展。昔日藏在深山的优质红苗谷小米,如今插上了“红色文化”的翅膀,成为热销的特色旅游商品。红色文化与绿色生态、特色农业的融合发展,让暖辿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稳步前行。(梁耀升)
责编:杨帆